这些虚假服务的背后,都是诈骗!(三)
Author
信宜公安
生成
海报
信宜的家园

在线办事-接收回复通知-查看简历-发布招聘-解答疑问-发布信息-同城拼车-同城房产-同城商城-同城好店

关注
这些虚假服务的背后,都是诈骗!(三)
信宜公安 05-25


前两回说到

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高发

并详细讲解其中两支主流分类共五种类型

今天我们来学习最后一支主流分类

虚假服务类

该类型种类较为繁多

请看小编细细道来



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的主流分类


虚假服务类






① 证件办理

易受骗群体:投机取巧、急需证件的人群


经典案例一:

万江的刘先生在家刷朋友圈,看到有广告可办理驾照,事主马上添加对方为微信好友,对方向事主发送报名考C1、C2驾驶证件,事主却询问对方能不能办A2驾照,因为上个月被吊销,对方表示可以,并称考一科交一科的钱。于是事主缴纳1000元、科目一2500元、科目二2500元、科目三2500元、科目四2500元,之后对方还以保密协议为由让事主缴纳20000元。两星期后,对方又以签订保密协议的理由让事主再缴纳30000元,事主认为有可疑,马上登录12123上查询,发现无任何考试信息,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共计损失61000元。

犯罪手段揭示

诈骗分子经短信、网页、搜索引擎、短视频、电话等渠道发布代办证件(驾照、毕业证等)信息,待事主添加微信后,引导事主预先缴纳报名费,并逐渐让事主缴纳阶段费用,最后以各种理由让事主缴纳保密费、公证费等,待事主发现被骗即时消失。


警方提示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机动车驾驶证坚决不允许代考、代办。办理驾驶证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进行报名考试,切勿相信网上任何“免考、代考、包过”等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② 定位服务

易受骗群体:有寻人、寻物等需求的人群

经典案例二:

厚街的黄先生用手机浏览网页时,看到一则可以破解他人QQ、查看他人通话记录和微信聊天记录的广告。事主急于寻找朋友的理由,添加广告下对方的联系QQ,随后对方在QQ向事主发送二维码,事主扫描二维码下载一款名为“找帮手机定位”的APP,接着对方以购买APP使用密码为由要求事主转账到指定银行账号,转账后事主继续操作显示被锁定,对方又以事主操作失误为由再次让事主转账,事主觉得有问题停止转账,对方即时拉黑删除事主,事主才发现自己被骗,共计损失4000元。

犯罪手段揭示

诈骗分子利用事主找人的焦急心理,用各种手段向事主介绍定位服务并取得事主信任,引导下载专属APP,以“激活授权”为诱饵,让事主网银转账,随后又以操作失误需“缴纳保证金”等理由,哄骗事主进一步转账。


警方提示

非法获取他人定位属于违法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定位软件”的广告与服务不可信,各位网友在寻找丢失手机或者寻人时采取合法方式,切不可因心情急切就病急乱投医,不要相信网络上无可靠来源的虚假信息,避免遭受财产损失。




③ 退费补贴

易受骗群体:报名预付费产品(网课、培训课等)的人群

经典案例三:

虎门的胡女士在家收到快递,内有一张”某教育退费公告",因事主报过此培训班,便添加公告上的QQ账号。对方将事主拉进退款群,事主看到群里很多人截图退费成功,于是事主扫码下载一款名为"普益"APP操作退款,事主注册登录后,按照对方提示步骤申请退款,随后对方以事主操作错误导致账号冻结为由,让事主转账申请账号修复,第一次转账后对方又以退款数据异常为由要求事主再次转账,这时事主意识到被骗,共计损失3000元。

犯罪手段揭示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事主在培训机构的相关资料,以此向事主寄出快递或手机发送培训班退费信息,使事主相信对方就是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接着以各种理由骗取事主钱财。


警方提示

1、当收到所谓“退费”通知,务必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培训机构进行核实查证,不要盲目按照通知内容操作。
2、正规退费流程都是通过原路返还的形式将资金退回本人缴费账号,凡是退费时要求额外支付费用的,都是诈骗。



④ 推广运营

易受骗群体:开网店、需要贸易合作等的人群

经典案例四:

横沥的何先生在公司刷抖音,看到一条视频称可使用明星肖像权推广公司产品。随后事主留下电话号码,紧接着就有人添加事主称自己是明星经纪人,询问事主是否需要推广营销,声称自己公司投资某明星的电影,取得电影剧照的使用权,可授权电影剧照给事主公司用于产品营销宣传推广等。事主同意并谈好合作事项后,收到对方寄送的合同,随后用公司银行账户转账。一段时间后公司账户被冻结,了解到事主因侵犯某明星肖像权,事主询问某明星工作室,发现跟自己合作的明星经纪人并不存在,事主才发现自己被骗,共计损失50000元。

犯罪手段揭示

诈骗分子在各渠道发布店铺运营或产品推广的招商广告,以开店教学、代言推广、店铺优化、售后支持等业务为名,哄骗事主添加咨询,引诱线上购买套餐或网上签订合作协议,承诺客户可以使用对应的形象推广或给予协管店铺坐等收益。实际上,当事主签完合同缴纳费用后,对方只帮忙开设网店却不提供实际的运营服务或并未获得形象授权使用,最后无法兑现承诺。


警方提示

目前市场上网店代运营推广的企业众多,可谓是鱼龙混杂,选择代运营推广服务之前,一定要甄别代运营公司的资质、规模等,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提高反诈骗意识,谨防落入陷阱。




以上案例,我们了解到虚假服务类诈骗种类繁多,除了常见的上述四种,大体分为技能类或生活服务类,类似拼车跑腿、论文发布、网站制作、记录回溯、出售考题、违章处理等。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多留一个心眼。
三期介绍关于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的内容已告一段落,希望市民朋友能认真琢磨,仔细研究,将诈骗手法铭记于心,如遇到无法拆解的情况,一定要静下心想一想,也可以随时咨询反诈热线:96110!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信宜公安
免责声明:本文由同城头条作者上传并发布,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如果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站长1537716160(QQ与微信同号)、电话18666837772,我们会及时核实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阅读 434

微信识别二维码加入信宜万人大群

第一次接受赞赏,亲,看着给啊

赞赏
0人赞赏
信宜公安
0.1
0.5
1
2
5
其他金额
金额(元)
赏TA
申请头条作者号

便民信息

更多

推荐阅读

热门评论
随便说点什么
发表评论
-->